你何時需要一個日語母語導師?

你何時需要一個日語母語導師?

目錄

⒈母語導師教你的

⒉非母語導師教你的

⒊不同學習階段的幫助


⒈母語導師教你的

先審視自己的程度

語言教育中心基本都會做分級,特別是非1對1教學,因而配合相應的教材與教學方式。

像我這次報讀的英文課,考了分班試後(非常簡單的選擇題),最後進了中高階班。(我本身有TOEIC 905分的底子)

按程度分班你身邊都會是相當程度的同學,教材亦是你應掌握的程度,這樣才不會太簡單但有挑戰

就算是母語導師也要小班教學

個人覺得想達到「母語導師」的最大成效,人數不能超過4人,不然沒開口或被糾正機會的話那跟聽YouTube或單方向的線上課沒兩樣。

另外就是不能太I,你不是去練聽力的!你與導師的交流之中會不經意學到他們常用的用法。

你確定要「やさしい日本語」嗎?

之前有文章有提到甚麼是「やさしい日本語」。簡單來說呢,就是講給外國人或理解能力較差的人的簡化日語。為甚麼提到這個呢?

假若你由初級就是給日本人教,因理解度還沒那麼高,導師都會以「やさしい日本語」來全日語教學的,這樣不是不好,只是長久下來會有「我日文好像很好?」的錯覺(導師給的情緒價值太高了⋯⋯),但實際上就像是日本幼幼班的用字。

而何時切換,除了看導師會不會轉換外,也取決於在場學生實際的學習進度。假如你的同學追不上,可能更自然語速及用字的日文就要再等等了。

我上過全英教學的英文課以及全日文教學的日文課,老師真的都用很「小心翼翼」的外語在教,要更上一個等級很取決班上狀況。

別以為有母語導師就不用復習:你可要好好追上

如果有機會1對1或班上程度很好的,也別忘了課餘多複習;不喜歡複習的可以多看該日文文章影片(非教學用途的!),絕對不能只依靠短暫的上課時間。

比如你在本國,一週1或2節課,怎麼可能學語言一週只碰1.5~3小時?出國留學上課的時間會更多,但相信會點進這篇文章的也多是抽不出時間金錢出國的人。不管一週多少時間上課,只靠跟母語導師上課的時間學習絕對是不夠的。


⒉非母語導師教你的

面對學習的壓力:導師是過來人

沒錯,母語導師比非母語導師語言能力來得更好,這是無可置疑的。但學外語的我們面臨的問題,他們都懂嗎?

這麼說吧,會教語言的母語導師大多抱有對不同語言或文化的興趣,但不代表他們精通其他語言。甚至,他們只會說自己母語。

偶會有會說中文的日語母語導師,但他們的中文大多比非母語導師的日文差;也可能會點其他語言,但也只能說是皮毛。

有能力的非母語導師都會知道學生困住的點是甚麼,知道外語與學生母語兩者的差別與相似之處,這點應用在教學上絕對會比母語導師的機會多。

*母語導師修的教學課程,或從學生那邊知道一些啦

非母語導師的常態:過度著重文法

這也不能完全怪非母語導師,一半也是這個JLPT系統的問題。這個用法算N4,那個算N1,將用法分級間接令學生有「日文進步=JLPT下一等級=更難的文法」的誤解。

更糟糕的當然是以為看懂了就達到那個程度,實際根本不會用,考到N1平常也只會用N5-N4句式遊走。

我認為的文法扎實程度是瞭解不同用法的語感差異,在實際應用時不用想就能脫口而出。這點母語導師的困境是不一定懂學生想表達的真正意思,非母語導師的困境則是其日文能力有沒有到達足夠的程度。

我也必須說,部分日語導師的日文也是自學回來的,自學不是不行,而是靠操題+運氣考來的N1對於教課實在不夠格(容許我說得這麼難聽)。為了和這樣的導師作市場區隔,我的作法是這樣:

選擇時薪便宜的非母語導師?

雖然是一個Long Story,我現在是兼職做1對1的日文教學,不到名師那樣的天價,但我收的確實不便宜。

1對1私人教學(這裡指實體)的市場價差非常大,最低還有出價80MOP(約320TWD)的,這是大學生在拉低市場嗎(就像設計系大學生接案)⋯⋯我很好奇他們能提供甚麼品質。

幾個想讓小朋友接觸日文的家長在問過我價後,有的會嫌貴,但確定會上課的都未曾跟我討價還價。

這麼說吧,一堂健身課4-500MOP(1600-2000TWD)、羽球訓練3-500MOP(1200-2000TWD),日語課怎樣算合理?更別提學樂器了(一堂還只有45分鐘)

非母語導師沒說不好,但一定不要選便宜的。


⒊不同學習階段的幫助

我非常建議中高階程度的學生選母語導師

雖說達到中高階程度也不一定需要上課了,假若想增加口語或寫作這種Output能力的話,我非常建議也去上上母語導師的課。

更自然的日語、自己認知以外的說法、學習盲區等,都會是透過課堂期望達到的成果。

要選具備這些條件的母語導師

最基本但又重要的:教授該語言的認證、教學年資。

注意:母語導師≠日本人,並不是隨便一個日本人都可以!具體相關教學資格有這些:

能選的話,就選有教學經驗的吧,母語導師懂得「這個問題已經碰過了」非常重要,正所謂: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。(燦爛笑:) )

母語導師≠完全沒口音

如果你日文已經很強了,選東京方言以外的母語導師並沒有甚麼問題,他們的地方口音並不會影響你,甚至你會覺得有趣。

但如果你還是初學者,真的要三思三思三思!(很重要要說三遍)

學得一口地方方言,是很可愛沒錯啦,但我猜那不是你的原意。比較優秀的非關東區母語導師會特地學習或轉換頻道,但不確定實際情況,初學者亦無法得知。

順帶一提,地區方言不只發音、用字,連文法也跟通用日語不一樣,這點要留意。

非母語導師一定要選有超強日語能力的

如果你是認真對待日語學習的,想增進自己的,一定要選日文能力強的導師。他可以陪伴你由入門到中高級,不會說完全不會錯,但絕大部分都是合理的日文。

你跟導師要志同道合,像我比較重視實際應用的日語,我就會讓學生都試著多用,而不是一直填寫作業。當然,我也曾讓部分學生感受到壓力了⋯⋯畢竟我們一直以來學外語的方式都是操題和死記硬背。

那中高級之後呢?就像上面講的,其實也不太需要上課了(不代表不持續學習!),或者上些母語導師的課加強Output。

最後請參考這篇:


まとめ

初學者中級中高級
日語母語導師留意教學資格、
要有足夠教學經驗、
操關東方言
留意教學資格、
對語言差別有足夠瞭解、
操關東方言
明白學生難點、
能帶動學生Output
非日語母語導師日文能力要足夠好、
發音標準
日文能力要足夠好、
發音標準
日文能力要足夠好、
能帶動學生Output

以上僅為個人見解。在初學階段日語母語的導師擁有的資格經驗,以及是否關東腔十分重要;而非母語導師則著重於日文能力。到了中高級這種可以不用上課也能學好日文的程度,上課的目的就是鍛練Output能力了。

pic via freepik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コメントを残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