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劇看・情境日語⑶ 「私がやる」――破解區分「は・が」的世紀難題:這種情況只能用「が」!

從劇看・情境日語⑶ 「私がやる」――破解區分「は・が」的世紀難題:這種情況只能用「が」!

「私が何とかするから」

Netflixシリーズ『御手洗家、炎上する』より

劇情講述女主角兒時家被燒光,長大後報復加害者的故事。而女主角有一妹妹,從小到大身為姐姐的都是照顧者的角色,直至兩人長大成人後的這時也是,故有這句「私が何とかするから」。

我個人有一個很籠統的分法:

「は」後方較重要,「が」前方較重要

在這裡也說得通,假如是「私は何とかするから」則較著重「做甚麼」了,但情境上人物要表達的是:「沒關係,有我在,會做些甚麼的了。」也就是,重點是「」會去做。

《大家的日本語》初級Ⅱ(N5)第24課引入「~くれる」時有一句句式是「佐藤さんがくれました」,但為甚麼是「が」呢?文法也沒多作解釋。

因為給的很重要的,「が」前方的人物是答話者想提示的重點。

當然亦可以用「新資訊」「舊資訊」的角度去看:

「は」是舊資訊(旧情報),「が」是新資訊(新情報)

昔々、あるところにおじいちゃんとおばあちゃんいます。おじいちゃん……

以上是很典型的日本故事的開頭,當おじいちゃん和おばあちゃん第一次出現時用的是「が」,即首次登場的「新資訊」;而再提到時已經要改用「は」了,這是因為大家都已經知道講的是誰。

回到上面《大家的日本語》第24課的「佐藤さんがくれました」,前面可能提到收到了甚麼東西,補充誰給的「佐藤さん」自然就是「新資訊」了。

「は」「が」差別要詳細是可以細到寫一篇論文、一大章節,甚至是一本書(→『象は鼻が長い』三上章),當然「が」還有很多其他用法,這篇簡單的只想帶出一個重點:

「が」表示:誰做的很重要

「誰も嫌なら、僕やるよ。」

「これ、私買ったの。」

「社内データを持ち出したのは山田さんって」「えっ、山田さん?信じられない」

以上都是不能切換成「は」的情況。

這樣有好懂一點了嗎?下次假如有遇到,就想想為甚麼他/她要這麼說吧 😉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コメントを残す